在台北吃日本料理,感覺似乎越來越容易了
印象中以前要吃到沒那麼台味的日本料理很不容易
最早先吃到所謂的日本料理,好像是由二舅帶我們去吃的
狸爐端燒這名字好繞舌,唸了幾次都還是會忘記
還好它店面看起來頗為顯眼,往巷弄裡一看,看起來花樣超多的那家就是了
地址: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133巷5號
營業時間:週一至五18:00至24:00
晚上才有開始營業,在林森北路這的日本料理真的好多間
更厲害的是,在那走來走去的,還真的是說日本話的人很多
一度有一種在東京街邊閒晃的錯覺
門口左右兩邊有很可愛的狸貓,旁邊還有著一小盤鹽山
如果沒記錯的話,這鹽好像是為了除穢氣招財用的
之前去日本自由行時,也有看到店家門口都會擺
晚上營業時間到後,那燈一開,整個氣氛都來了
位在林森北路八條通的狸爐端燒,交通上好像離捷運站有一段路
不過可以到的公車不少,坐到南京林森路口下車走過去應該沒用到5分
進到店內,第一句聽到的,也是用日語齊聲喊出的歡迎光臨
店裡頭還有這種其實不算很隱私的小包廂
位子小小的,感覺坐下後不該隨便亂動
吧檯的位子裝飾好多,前面那一簍一簍的可都是真的食材
有時侯廚師就會隨手拿去煮,聽說客人看到喜歡的也可以當場點來吃
我們剛開門就到了,拍的照片還挺空的,晚一點店內幾乎完全客滿
來來回回穿梭,嘴裡說著日文的服務生,然後還偶爾穿插其他客人用中文聊天
那種喧鬧歡樂的氣氛,根本就是當年導遊帶我們去新宿居酒屋的氣氛
所以相較於包廂,我覺得吧檯的位子比較輕鬆
雖然旁邊可能會坐著陌生人,但更能感受居酒屋氣氛
也能親眼看看廚師烤肉的氣勢~
看起來硬硬的椅子,出乎意料的坐起來不會不舒服
椅子掀開可以放包包,可以不用讓包包卡著自己,又不用擔心會掉在地上
桌上會有個竹筒,可以用來丟串燒的竹籤
忘了拍一下MENU,很妙的都是日文,明明在台灣,卻是以日文為主的一家店
還好都有照片可以看著點,不至於不知道要吃什麼
又一個在日本居酒屋吃飯的感覺
廚房那遞東西,都會用船漿送到客人前面,像是毛巾或是煮好的食物
一時間很難判定算不算方便,這樣確實可以省去再花個人力上菜
但每次都看他們還要特地去找船漿,好像也有點卡卡的
不過確實是很有特色啦
我們自己的都會忘了拍一下送菜過程
好不容易記得了,又怕讓人家抬太久,拍起來都不怎麼理想
還好最後我硬拍了一下隔壁客人的~~XD
一開始會先上個前菜,每個客人都會有,一份沒記錯的話是80元
雖然不在體驗項目中,但店家還是大方的招待我們~
牛蒡絲乍吃很鹹,但再吃有一股芝麻香,味道有像在超市買的日式芝麻醬拌的
義大利麵很滑,吃起來有點奶香,剛好中和剛覺得鹹的牛蒡味
泡菜吃起來微辣爽脆,不會過酸,很開味
韓國的瑪格麗,冰冰涼涼的喝起來有點甜甜,酒味小濃
要講的話,有一種原住民小米酒的感覺,兩杯下肚就全身熱了
居酒屋好像沒有茶水,覺得食物鹹時只好喝酒,結果吃完張媽整個微薰
※未滿18歲請勿飲酒&喝酒不開車,開車不喝酒
烤毛豆上桌還會附上一個小竹簍,好放吃完的殼
之所以點它,是因為好奇,這毛豆我只吃過煮的
想不到烤起來感覺竟是那麼的大不同
跟煮的不一樣,吃起來綿密中有著一股焦碳香
綜合生魚片,新鮮彈牙,吃起來完全沒有腥味,只要沾少許醬油就很好吃
雖然看起來很厚,但吃起來不用咬老半天,隱約的還會有種鮮甜
炙燒鱈魚含片,搭配著醃過的章魚,吃起來有綿花糖的感覺,綿綿軟軟又膨膨的
又夾雜著QQ脆脆的章魚一起吃,鹹香鹹香的,很好吃
馬頭魚一夜干,烤得乾乾香香的魚,吃起來細細綿綿的
泡菜牛尾湯,泡菜湯頭有點辣,有點香,又有點酸
沒有吃過牛尾的我,本來有點怕自己不敢吃,想不到沒有肉臭味,還挺特別的
熱乎乎的牛尾本身沒什麼太受泡菜影響,口感QQ的,吃完嘴巴都快黏住了
相較之下,白蘿蔔好像有點不夠透,但還是有清甜,吃起來脆脆的
裡頭最叫人驚豔的其實是紅蘿蔔,整個甜到一個都快出蜜了
吃完前面幾道時,肚子已經覺得有飽足感了
結果這道橫隔膜一出來,我又忍不住動筷了
把牛肉跟生菜和泡菜一起入口,有夠好吃
牛肉香香嫰嫰的,搭配新鮮的生菜,以及爽脆的泡菜
感覺吃再多都不會膩
最後上來的長崎強棒麵,實在拿它沒輒
也不知道是肚子太飽了還是怎樣,覺得它吃起來好鹹啊
雖然那上頭的蝦仁新鮮又彈牙,肉片吃起來香嫰
可麵條跟湯頭太鹹了,所以最後才吃幾口就放棄了
這狸爐端燒用餐的環境真的很有氣氛,如果視訊通話時,說不定會被誤會人在日本吧(沒人想那麼多)
就連廁所裡都很不一般,但怕下個人等太久,我不好意思拍
整體而言有乾淨,雖然位子看起來有點小,但有可能是因為我太胖(掩面泣)
服務生們幾乎是隨侍在旁,即使忙得滿場飛,還是不忘過來幫我收拾桌面
食物本身口味對張媽跟我來說有點偏鹹,但大致上還不錯